• <tbody id="4qo8q"></tbody>
  • 媒體報道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投資界|29天,疫情「圍困」湖北創投
    2020-02-20 投資界 楊繼云
    這樣的狀況是始料未及的。
     
    “我們這個月工資還沒發。”武漢當地一家PE機構表示,由于各地都處于封閉狀態,他們無法進去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的辦公樓,拿不到保險箱里的工商優盾,發放工資也被延遲了。
     
    疫情之下,湖北的創投機構們史無前例地慢了下來。“本來我們年后約好了一家信托,要進行募資路演,現在只能等著,看疫情的拐點什么時候來。”武漢一家創投表示。
     
    相比機構本身,被投企業的生存狀況更令人擔憂。湖北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湖北高投集團總經理黎苑楚感慨:“這些中小企業已經挺了很久了,他們壓力比較大,下一步我們要幫著他們化解難題。” 
     
    過去的29天里,武漢這座龐大的城市機器倏然間被按下了暫停鍵。在相對靜止間,各個細密的齒輪還在艱難地咬合工作,而身處湖北的創投機構,就是這些齒輪的一部分。投資界(ID:pedaily2012)輾轉采訪了武漢多家創投機構,記錄了疫情下的這一個月里他們的生存境況。
     
    一家湖北創投的42天:
    武漢辦公室回不去,即將打款的投資停了
     
    正常情況下,晟道投資的CEO薛宇寧應該每周往返一次武漢辦公室?,F在,他卻已經42天沒有回去,每天在北京的家中線上辦公,武漢同事這個月的工資還未發放。
     
    疫區中心武漢,如今仍處于封閉狀態,高鐵、航空、地鐵、公交、輪渡全部停止。晟道投資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的辦公大樓一片蕭索,由于規定還未復工,進不去,“我們的工商優盾都鎖在武漢辦公大樓的保險箱里,以前確實沒有想到這會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在看能不能找個時間請當地同事步行去一趟辦公室,幫大家發一下工資。” 薛宇寧說。

    圖為武漢武昌區某街道,由文中被訪者提供

    不過,延遲發放薪水并不是最棘手的問題。薛宇寧告訴投資界:“疫情給我們最大的影響是時間,比如原本半年要close的項目,現在得至少拖到9個月甚至1年。短期來講,很多事情都會延后,尤其是涉及到湖北當地的項目。還有就是武漢全都不上班,需要蓋章辦手續的工作很麻煩。
     
    縱觀湖北的GP們,交通阻斷、人員限制導致投資機構不能按期開工,年前預定的盡調不能開展、企業走訪不能落實,重大項目會商難以通過網絡進行,對全年投資、出資進度的推進都帶來一定遲滯效應。而被投企業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延遲開工而帶來存貨增加、訂單延遲、效益下降等困難,會影響這些企業的營收和利潤,對未來的融資會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年前,晟道投資的一個被投企業拿到了湖北咸寧一支基金的再投資,但如今湖北各地都在管控之中,項目的推進有了不可抗力的困難——“原本預計2月底到賬,現在看起來是遙遙無期了。”
     
    天風天睿的副總經理陳實也還留在北京,他本該早早開工去武漢,通常一年中超過4成的時間他都在武漢度過,今年卻不同了。“武漢是疫情最嚴重的,我們的辦公室剛好就在方艙醫院旁邊,現在只能是等。”
     
    眼下,湖北的創投同行們正被這一股巨大的不確定性包圍著。而隨著時間的推進,一些投資經理開始變得不安——有的人半開工狀態,也有人把投資工作停了,在家里做做研究。
     
    募資擱置,IPO受阻
    勸告外地LP,“先不要過來盡調了”
     
    疫情打亂了一切。很多原本在進行中的工作被迫推遲或者擱置,比如募資。
     
    “本來我們和一家信托公司約好了,春節后做新一輪的路演,現在只能看疫情拐點什么時候到來,再重新啟動。”陳實介紹,天風天睿新的募資計劃本已提上日程,如今看來只好暫且擱置。
     
    圖為武漢武昌區大東門區域,文中被訪者提供
     
    湖北高投的基金募資也受疫情影響放緩了。“我們本來在做一個境外LP落地的試點,去年年底約好了開年動工,這些基金眼看就要在湖北落地了。但現在要過來盡調肯定有風險,我們也說不要過來了。”黎苑楚說。
     
    科華銀賽總經理岳蓉介紹,受經濟大環境和資本市場的影響,去年開始湖北的投資機構融、投、退就已有下行趨勢,這次受疫情影響,估計上半年將處于停滯和半停滯狀態,投資機構主要做已投項目的管理和服務。
     
    “我們剛募完一個青年雙創基金,正在投資期,這次疫情對我們的投資和擬投標的產生了重大影響,投資工作滯后了,而且需要對擬投標的重新進行評估。”岳蓉說。
     
    在退出方面,企業IPO的進程也漸漸變得不明朗。年前,湖北高投、湖北省級股權引導基金正在組織省內GP進行一輪項目梳理,想把湖北地區所有GP過去投資的好項目篩選一遍,優中選優,把有可能通過科創板、創業板IPO的上市合備項目重點培育。黎苑楚笑道:“現在工作進度都受到影響了,再等等。”
     
    “現在最擔心的還是被投企業”
     
    “疫情是短期現象,對以5-10年為周期的投資基金來說不算什么。”在采訪中,湖北創投機構們坦承,疫情對投資機構影響并不那么急迫,咬一咬牙,各項工作下半年可以再追回來。
     
    他們的隱憂全都指向了一處,“我們現在最擔心的還是被投企業。”多家湖北當地的創投機構都發出這樣的擔憂。
     
    黎苑楚一陣感慨:“被投企業、這些中小企業已經挺了很久了,他們壓力比較大,下一步我們要幫著他們化解難題。”
     
    薛宇寧深有同感,他覺得投資機構本身受疫情的影響都是暫時的,總有各種各樣的應對方式。“凡是經歷過周期的投資人都不會太焦慮,疫情只是短期的事情,我最擔心被投企業有沒有足夠的現金流能挺過去。”
     
    武漢當地一家產業基金更系統地介紹了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第一,交通阻斷帶來的復工推遲,有可能導致訂單違約;第二,延遲開工,甚至部分工人流失導致的生產原料及產業鏈梗阻,帶來運營困難和預期利潤的下降,甚至會導致企業的債務違約風險;最后,此次疫病讓醫療衛生和網絡通訊行業處于格外亮眼的地位,客觀上會讓傳統行業的企業面臨更大的融資壓力,機構對傳統行業的融資需求必將開出更高的條件。
     
    湖北高投、湖北省級股權引導基金在做今年的工作方案,第一條就是要促進子基金和被投企業的溝通互助,“過去第一條都是要發新基金,但今年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變了,最緊迫的是要看現在手里的錢,能不能在湖北找一些好的企業投出去,抓緊投。”
     
    “但這是有條件的,還是那句話,優中選優。”黎苑楚強調:“說實話,銀行和投資機構有責任加大扶持力度,但能幫上忙的畢竟還是少數,不可能每家企業遇到了問題,我們就把賬上的錢投給它,只能是優中選優。”
     
    湖北創投呼聲:
    外地LP們別對武漢失去信心
     
    湖北創投勢力,是中國創投版圖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清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湖北省2019年投資案例數量位列各省市的第8名。
     
     
    湖北省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湖北基協)秘書長周茜向投資界透露,目前湖北省持牌的創投機構有200多家,其中不乏知名機構的湖北分支機構,擁有政府引導基金、產業基金及省內民營集團背景的機構也占了大多數,從基金背景支撐來看,總體還算穩定。
     
    而眼下,全省內基金行業要先集中力量解決這幾個問題:“首先是所有從業人員復工時面臨的健康問題及延期復工前后的薪酬保障制度;其次,被投企業尤其是湖北的企業因為停工而面臨的困境;第三,目前整個湖北省傾注了大量財政力度支撐度過疫情,在基本問題解決之前,無論是引導基金、產業基金亦或是已有GP或LP的資金支持層面,都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第四就是信心,尤其是外省、海外投資機構對于湖北省的信心。”
     
    在周茜看來,能不能重新樹立外界對于武漢的信心至關重要。“當武漢被放在疫情的放大鏡之下,問題暴露的更快,解決的力度和速度也可能更快,關注度會促使整個行業加速改善。肅清之時,也可能會是抄底的最佳時機。” 她覺得,武漢的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和綠色環保等領域都是世界級的產業集群,“這個城市讓人看到很多機會。”
     
    2020年,中國創投行業又將迎來一個退出的高峰期,這時期往往會觸發非常多的退出條款。周茜提醒:“疫情突發,企業停工,原來擬定在今年或者明年對賭了一些退出條款的企業,可能會受到比較大的沖擊。而相對應的,很多GP也需要對LP的投資交出答卷,面對疫情這只‘黑天鵝’,我們希望能看到更理性的解決方式。”
     
    目前,湖北省基協正在向中基協和省政府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周茜說:“無論是登記備案、抗疫類基金及相關企業的發展和接下來全省基金行業要發展時可能面對的問題及其難度,都需要被‘看見’,我們慶幸已經看到了相關的政策扶持正在陸續出臺,也希望發出更大的聲音,被‘聽見’。”
     
    值得記錄的是,疫情發生后,一個多月來,幾乎所有投資機構都在馳援湖北,湖北當地創投機構也投入其中,很多投資經理自發成為志愿者。周茜給出幾組數字,目前,全基金行業向湖北捐贈2.63億元,被投生態鏈企業捐贈9.17億元,在投抗議疫類項目46個,在投金額170.46億元。
     
    守望相助,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疫情總會過去的。
    作者:楊繼云  發布日期:2020-02-20
    成年人免费视频一夜_成年人免费录像视频_免费离线下载成年人电影_影院